药品集采应该采用“三次平均值中标”的方法
药品集采极大地降低了药品采购价格,同时也带来了广大人民群众对药品质量的关注。近期在上海两会期间就有多么一线医生对此提出了担忧,比如上海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就提出有些集采药“降压药不降血压、泻药不泻、麻醉药不睡”等等临床问题。
同时有细心的网友在医保局网站发现,有多个通过集采的药品在网上公开的实验数据相互之间完全一致。因为即便是一个药厂的同批次产品,因为实验的个体不同,也会出现数据上的波动,只可能无限接近,不可能完全一致。所以质疑这些集采药品的一致性评价作假。
其实解决集采药品质量问题还有一个关键环节,就是正确选择药品供应商的评价方法问题。
药品事关人民生命健康,所以肯定不能采取“低价中标”的方法。中国人智慧里面有个“中庸”,即万事讲个“分寸”。我觉得药品集采应该采用谁的投标价接近“三次平均值”谁中标的方法。
我让DeepSeek帮我写了个“三次平均值”的计算流程,它写的个别不对的地方,我从专业角度给予了调整和修改:
“三次平均值中标”方法的核心是在每次计算平均值时,剔除高于当前平均值的报价,然后对剩下的报价重新计算平均值,最终确定中标者。以下是修正后的设计方案:
三次平均值中标评标方法设计(修正版)
1. 方法概述
“三次平均值中标”是一种基于逐步剔除高报价并重新计算平均值的评标方法。通过多次计算平均值并剔除高报价,最终筛选出最合理的报价,确定中标者。
2. 实施步骤
步骤1:收集投标报价
- 收集所有符合要求的投标报价,确保报价有效且符合招标文件要求。
步骤2:计算初始平均值(A1)
- 计算所有有效报价的算术平均值(A1)。
步骤3:第一次筛选
- 剔除所有 高于A1 的报价,保留 低于或等于A1 的报价。
步骤4:计算第二次平均值(A2)
- 对第一次筛选后的报价计算新的算术平均值(A2)。
步骤5:第二次筛选
- 剔除所有 高于A2 的报价,保留 低于或等于A2 的报价。
步骤6:计算第三次平均值(A3)
- 对第二次筛选后的报价计算最终的算术平均值(A3)。
步骤7:确定中标者
- 选择最接近A3的投标人为中标者。如果有多个报价同等接近A3,可以结合其他因素(如技术方案、资质等)或进行二次评审。
3. 示例
假设有5个投标报价:100万、110万、120万、130万、140万。
步骤1:计算A1
- A1 = (100 + 110 + 120 + 130 + 140) / 5 = 120万
步骤2:第一次筛选
- 剔除所有 高于120万 的报价(即130万、140万)。
- 保留报价:100万、110万、120万
步骤3:计算A2
- A2 = (100 + 110 + 120) / 3 = 110万
步骤4:第二次筛选
- 剔除所有 高于110万 的报价(即120万)。
- 保留报价:100万、110万
步骤5:计算A3
- A3 = (100 + 110) / 2 = 105万
步骤6:确定中标者
- 最接近105万的报价是100万和110万。
- 如果选择最接近且 低于或等于A3 的报价,则100万中标;如果允许选择最接近的报价(无论高低),且110万这家在其他方面比100万这家更符合采购方需要,则110万中标(需提前明确规则)。
4. 注意事项
1. 剔除规则明确 :
- 每次剔除的是 高于当前平均值 的报价,确保逐步降低平均值。
- 如果某次筛选后没有报价被剔除,则直接进入下一步。
2. 报价有效性 :
- 确保所有报价符合招标要求,避免无效报价影响结果。
3. 中标规则 :
- 明确中标规则,例如选择最接近且 低于或等于A3 的报价,或允许选择最接近的报价(无论高低)。
4. 透明度 :
- 确保评标过程公开透明,避免争议。
5. 特殊情况处理 :
- 如果某次筛选后仅剩一个报价,则该报价直接作为中标价。
- 如果所有报价均被剔除,需重新评估招标条件或调整规则。
5. 结论
修正后的“三次平均值中标”方法通过逐步剔除高报价并重新计算平均值,能够有效筛选出合理的报价,避免过高报价对结果的影响。该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多种招标项目,尤其是在需要控制成本的场景中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