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建筑行业政策性大力推行工程总承包模式(EPC),EPC项目在整个建筑市场的比重日益增大,未来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熟悉EPC模式的运作,提升对EPC工程的管理能力,提高EPC项目的投资效益,将会成为市场主体的关注重点。
EPC模式起源于西方国家私营业主的一种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其核心目标主要是为了控制造价和工期。EPC模式中的设计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设计业务工作,而是整个合同内容的总体策划和协调工作,采购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材料设备采购,而是在限额的前提下,同时满足业主要求的比选采购。施工总承包项目管理的技术基础是按照线性顺序进行设计、招标、施工管理,因建设周期长而导致投资成本容易失控。由于承包商无法参与设计工作,设计的“可施工性”差,设计变更频繁,导致业主与承包商之间协调关系复杂,同时导致索赔频发而增加项目成本。业主方必须管理两份以上且设计和施工责任分离的合同,这常常会在设计方和施工方之间造成“对抗性”关系。EPC模式能更好地降低项目成本、缩短建设周期、保证工程质量。由于承包商能充分发挥设计主导作用,有利于实现施工统筹安排,易于掌控项目成本、进度和质量。对业主来说,合同关系比传统模式简单,组织协调工作量较小,而且责任明确,业主承担风险较低。对承包商而言,承担风险较大,同时获利空间也比较大。
EPC项目各方的认识。目前各建筑行业EPC项目较多,后期市场也将会持续增加。但普遍存在对EPC认识不清、了解不全、把握不准,有的业主和地方政府没有“真推EPC”,也未推“真EPC”;另一方面,有的总包方只追求多做EPC,却不知道如何“做好EPC”。由于每个业主对EPC理解深度不同,加上各总承包项目经理的认识层面不同,各级对EPC模式的理解和掌握还不够统一,管理经验还在探索积累。EPC项目内涵。EPC应该是“一站式家装”的集成服务,能真正让业主方享受到省钱、省时、省力、省心。EPC要通过价值工程实现价值创新,不仅注重总包方自身利益,更强调为业主方控制概算。总包方须站在产品本身的角度,以满足功能需求为基本出发点,充分发挥EPC价值工程“努力降低全寿命周期费用,实现产品价值最大化”的特点。通过使别人幸福,让自己变得幸福,而不是通过使别人变得不幸福,让自己变得幸福。EPC项目结构。EPC项目可以看作是传统的施工总承包项目+设计方案策划、设计管理、报批报建。以施工图为分界点,施工图以后的施工建设、试运行、维保纳入常规体系管理。在传统项目中该部分属于业主的工作,业主重点是控制投资、控制质量下线,总承包企业在做这块工作重点除了控制投资外还要控制质量上线、控制成本、提高利润空间。
策划管理要考虑所有影响工程进展的因素,对工程建设具有指导作用。策划阶段重点考虑发挥工程总承包项目设计优势,实现价值创造最大化,确保设计管理与报批报建、成本、招采、建造管理紧密融合,保证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实现工期、质量和费用三大控制目标。方案设计阶段在确定投资走向的基础下,明确设计理念和创意、功能、空间形态,提出基本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措施,进行综合性技术分析,论证性能上适用性、技术上可行性、经济上合理性,满足业主要求。初步设计阶段是承上启下阶段,是一个将各专业的条件汇总并整合的阶段,是一个设计方案深化和完整化的重要阶段。该阶段应确定建筑物或构筑物精确尺寸和空间形态、确定技术路线和措施、保证符合限额设计要求,满足《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应按照初步设计审定的概算书进行限额设计。在初步设计文件的基础上,调整各部分的尺寸与细节设计,以整合全部材料、设备和技术系统,确定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空间与造型的全部材料、做法、尺寸和细节,保证成果在施工中的实现。在施工图的基础上,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对图纸进行细化、补充和完善,深化后的图纸满足业主、施工总承包项目部和设计单位使用功能、成本、技术指标等要求,并通过审查,能直接指导供应商加工生产和现场施工。EPC模式费控策划对工程质量、功能成本控制以及项目推进的整体进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阶段费控管理主要为设计限额管理,费控目标:不超用足。限额原则:分部分项保单体,单体保总体。费控主要体现在过程控制,要做到边设计边控制,既要看技术指标又要看经济指标。
企业要创造生存空间,要具备别人做不到的低成本高质量的能力;要改善生存能力,变不可能为可能;变劣势为优势;变被动为主动;变惯例为创新;变跟跑为领跑;变技术开始经济结束为经济开始经济结束;变算小账为算大账;变重施工为重管理;变自我管理为群体管理;变拼规模为拼利润。EPC项目管理要应用多米诺布局的逆推思维,以结果为导向,加强统筹策划,重视事前推演。持续推进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持续加强精品意识,高度重视项目管理的情感文化建设。认清自己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位置,充分理解和运用弱势哲学思想,以高质量的服务博得强势的情感,以情感为基础实现主观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