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级 >>其他 >> 黄石市市直预算单位政府采购工作指引(2023年版)
详细内容

黄石市市直预算单位政府采购工作指引(2023年版)

黄石市市直预算单位政府采购工作指引(2023年版)

市直各预算单位:

为深入推进我市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监督管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政府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黄石市市直预算单位政府采购工作指引(2023年版)》,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

市直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以下简称各预算单位)要充分认识到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决策部署和省、市有关工作要求,不断加强政府采购管理,准确全面掌握政府采购领域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章制度,切实提高政策执行力,充分发挥政府采购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支持绿色发展等方面的政策功能。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树立依法采购观念,规范采购行为和程序,健全采购管理体制,不断提升政府采购规范化、法治化水平。

二、明确适用范围

各预算单位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年度政府采购目录以内或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依照本指引执行。

财政性资金是指纳入预算管理的资金。以财政性资金作为还款来源的借贷资金,视同财政性资金。财政性资金与非财政性资金无法分割采购的,适用本指引。

三、有关工作要求

(一)强化主体责任。坚持“谁采购、谁负责”的原则,全面夯实采购人主体责任,重点做好内部归口管理和所属单位管理,加强对采购需求、政策落实、信息公开、履约验收、结果评价等的管理。从政府采购全链条、多角度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加强对政府采购环节全过程管理,建立健全依法合规、运转高效、风险可控、问责清晰的政府采购责任机制,进一步提升政府采购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二)加强内控管理。坚持以“分事行权、分岗行权、分级授权”为主线,通过制定制度、健全机制、完善措施、规范流程在政府采购活动中的内控管理责任,逐步形成依法合规、运转高效、风险可控、问责严格的政府采购内部运转和管控制度,实现对政府采购活动内部权力运行的有效制约,看住乱伸的“权力之手”。各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所属单位政府采购工作的指导和监管,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纪检监察等机构的监督作用,加强关键环节风险防控,强化运行监督,提升政府采购监管效能。

本通知自印发之日起执行,国家、省对政府采购有关政策调整的,按调整后的新政策执行。《黄石市市级政府采购工作规程》(黄财采发〔2016116号)同时废止。

 

附件:黄石市市直预算单位政府采购工作指引(2023年版)

 

 

黄石市财政局

2023626


附件

 

黄石市市直预算单位政府采购工作指引

2023年版)

 

一、关于政府采购预算编制

1、各预算单位应当依法按照财政部最新颁布的《政府采购品目分类目录》以及省政府颁布的年度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和采购限额标准,编制本单位年度政府采购预算。

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以外、采购限额标准以下且未纳入框架协议采购范围的项目,不适用政府采购法律法规规定,不编列政府采购预算。

2、各预算单位应当按照年度部门预算编制要求,结合上年度政府采购预算执行情况及本年度采购需求、支出标准、市场价格等情况,按照有利于项目实施的原则进行统筹,提高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不得对一个预算项目下的同一品目或者类别的项目进行拆分,化整为零规避政府采购。

3、各预算单位应通过预留采购份额、价格评审优惠、优先采购、首购订购等措施,落实支持创新、节能、环保、乡村产业振兴、绿色建材采购、中小企业发展等各项政府采购政策。

4、各主管预算单位应当组织评估本部门及所属单位政府采购项目,统筹制定面向中小企业预留采购份额的具体方案,政府采购政策持续向中小企业倾斜。对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采购项目和采购包,预留采购份额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并在采购预算中单独列示。

5、政府采购预算是部门预算的组成部分,应当与部门预算同步编制,同步申报。部门预算经市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由市财政局向市直各预算单位批复部门预算的同时将政府采购预算批复给市直各预算单位。政府采购预算执行中不得随意调整,确需调剂的于当年调整预算办理期间,报市财政局按规定办理。

、关于政府采购意向公开

6、各预算单位采购意向按采购项目公开。除涉密项目,电子卖场、框架协议适用的小额零星采购外,按项目实施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或者分散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服务采购均应当公开采购意向。

7、各预算单位应当随部门预算公开同步公开本年度政府采购意向信息。各预算单位通过“预算管理一体化政府采购管理系统”(以下简称“一体化系统”)录入政府采购意向信息,系统同步推送至“中国湖北政府采购网”集中发布政府采购意向公告。

8、部门预算批复前公开的采购意向,以部门预算“二上”内容为依据;部门预算批复后公开的采购意向,以部门预算为依据。

预算执行中新增采购项目应当及时公开采购意向,公开时间原则上不得晚于采购活动开始前30日。因预算单位不可预见的原因急需开展的采购项目,可不公开采购意向。

、关于政府采购需求管理

9、各预算单位应当在采购活动开展前,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采购预算、采购政策以及市场调查情况等,厉行节约,科学合理确定采购需求,全面落实绩效管理要求。

10、采购需求应当合规、完整、明确、规范,包括以下内容:

1)采购标的需实现的功能或者目标,以及为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要求;

2)采购标的需执行的国家相关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或者其他标准、规范;

3)采购标的需满足的质量、安全、卫生、技术规格、物理特性、包装等要求;

4)采购标的需满足的服务标准、期限、效率、技术保障、服务人员组成等要求;

5)采购标的的数量、采购项目交付或者实施的时间和地点;

6)采购标的的专用工具、备品备件、质量保证、售后服务等要求;

7)采购标的的验收标准;

8)采购标的的其他技术、商务要求。

11、各预算单位对采购需求管理承担主体责任,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开展采购需求管理各项工作,对采购需求和采购实施计划的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负责。主管预算单位负责指导所属预算单位采购需求管理工作。

12、采购需求应当符合法律法规、政府采购政策和国家有关规定,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遵循预算、资产和财务等相关管理制度规定,符合采购项目特点和实际需要。各预算单位可以自行编制采购需求,也可以委托采购代理机构或者其他咨询机构编制。

13、各预算单位编制采购需求,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网上查询等方式开展需求调查,进行可行性分析,必要时可以邀请相关专业人员或者第三方机构参与咨询论证。对于下列采购项目,必须开展需求调查:

11000万元以上的货物、服务采购项目,3000万元以上的工程采购项目;

2)涉及公共利益、社会关注度较高的采购项目,包括政府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公共服务项目,如公共设施管理服务、环境服务、专业技术服务以及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服务等;

3)技术复杂、专业性较强的项目,包括需定制开发的信息化建设项目、采购进口产品的项目等;

4)主管预算单位或者采购人认为需要开展需求调查的其他采购项目。

面向市场主体开展需求调查时,选择的调查对象一般不少于3个,并应当具有代表性。

14、各预算单位应当根据法律法规、政府采购政策和国家有关规定,结合采购需求特点确定采购实施计划,包括但不限于采购项目预(概)算、最高限价,开展采购活动的时间安排,采购组织形式和委托代理安排,采购包划分与合同分包,供应商资格条件,采购方式、竞争范围和评审规则,以及合同类型、定价方式、合同文本的主要条款、履约验收方案、风险管控措施等。

15、编制采购需求前一年内,各预算单位已就相关采购标的开展过需求调查的可以不再重复开展。

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采购项目开展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工作,已包含《采购需求管理办法》规定的需求调查内容的,可以不再重复调查;对在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工作中未涉及的部分,应当按照《采购需求管理办法》的规定开展需求调查。

16各预算单位确定采购需求时,不得以企业注册资本、资产总额、营业收入、从业人员、利润、纳税额等规模条件和财务指标作为供应商的资格要求或者评审因素,不得在企业股权结构、经营年限等方面对中小企业实行差别待遇或者歧视待遇。

17、各预算单位应当建立审查工作机制,在采购活动开始前,针对采购需求管理中的重点风险事项,对采购需求和采购实施计划进行审查。

审查工作机制成员应当包括本单位的采购、财务、业务、监督等内部机构。采购人可以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相关专家和第三方机构参与审查的工作机制。

参与确定采购需求和编制采购实施计划的专家和第三方机构不得参与审查。

18、采购需求和采购实施计划的调查、确定、编制、审查等工作应当形成书面记录并存档。

采购文件应当按照审核通过的采购需求和采购实施计划编制。

四、关于政府采购计划管理

19、政府采购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执行。严禁无预算采购、超预算采购,不得擅自改变已批准的政府采购预算金额及用途。除涉及国家安全和国家秘密的采购项目外,不得区别对待内外资企业在中国境内生产的产品。在中国境内生产的产品,无论其供应商是内资还是外资企业,均应依法保障其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权利。

20、各预算单位应当根据政府集中采购目录、采购限额标准和已批复的部门预算编制政府采购实施计划,报市财政局备案。政府采购实施计划由采购人登录“一体化系统”实行网络备案。

1)计划备案的内容

计划备案主要内容包括:计划名称、采购单位、归口财政内部科室采购内容清单、采购资金构成、组织形式、采购方式、代理机构、项目类别、政策执行情况、采购意向情况等。

2)备案的时间

年初部门预算已明确的项目,应于630日前完成政府采购计划申报。年度预算执行中追加的政府采购项目,应在预算指标下达后一个月内完成政府采购实施计划备案工作。

3)需要说明的几种特殊备案情形

①服务类续签项目的备案。对采购需求具有相对固定性、延续性且价格变化幅度小的服务项目,在年度预算能保障的前提下,可以签订不超过三年履行期限的政府采购合同。各预算单位通过“一体化系统”编制政府采购实施计划时,应选择“采购计划管理-其他采购计划-合同续签”,并将首次签订的合同、中标通知书等相关材料上传,完成采购计划网络备案手续。

②预采购项目的备案。对符合规定情形,需要预先启动采购程序的项目,采购资金构成可选择虚拟指标,由各预算单位在“一体化系统”的“采购预算管理-采购预算录入”菜单中录入,同时上传有关申请资料。

③适用招标投标法的政府采购建设工程项目计划备案。根据《财政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采购信息统计工作的通知》(财办库〔2017163号)要求,将适用招标投标法的政府采购建设工程项目纳入政府采购信息统计范围。达到公开招标数额,采用招标方式的政府采购建设工程项目应通过“一体化系统”进行计划备案。

21、各预算单位应当根据政府采购项目需求特点、绩效目标和市场供需等情况,依照政府采购法规定的适用情形,确定政府采购组织形式和采购方式。因特殊情况需要采购进口产品的,按照财政部《政府采购进口产品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执行。

经市财政局核准可以采购进口产品的项目,应当在采购文件中明确规定可以采购进口产品,但不得限制满足需求的国内产品参与竞争。

22、各预算单位采购纳入政府集中采购目录的项目,必须依法委托集中采购机构采购。属于本系统有特殊要求的项目,主管预算单位可自行委托中央国家机关集中采购机构或国家部委部门集中采购机构组织采购。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以外、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项目,可以自行采购,也可以自主选择委托集中采购机构,或者集中采购机构以外的采购代理机构采购。

23、除法律法规规定可以在有限范围内竞争或者只能从唯一供应商处采购的情形外,一般采用公开方式邀请供应商参与政府采购活动。各预算单位应当按照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规定选择合适的采购方式,超过公开招标数额标准的项目,因特殊情况需要采用公开招标以外采购方式的,应当在采购活动开始前报市财政局批准。

24、划分采购包与分包履行合同的项目,各预算单位应当按照有利于采购项目实施的原则,明确采购包或者合同分包要求。采购子项目划分应当按照有利于选择采购方式、落实采购政策、促进公平竞争、项目运行管护、平衡成本效益等原则确定。合同分包应当按照技术、产品协作实际需要和落实政府采购政策要求确定。

25、政府采购工程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货物、服务,采用招标方式采购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及其实施条例。

前款所称工程,包括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新建、改建、扩建及其相关的装修、拆除、修缮等。所称与工程建设有关的货物,是指构成工程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且为实现工程基本功能所必需的设备、材料等。所称不可分割,是指需要与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所称与工程建设有关的服务,是指为完成工程所需的勘察、设计、监理等服务,不包括可行性研究、造价咨询、第三方审计、代建、项目管理等其他服务。

“信息网络工程”“系统工程”等概念化的协作活动不属于本工作指引规定的工程项目。

26、政府采购以下工程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货物、服务,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的规定,采用竞争性谈判、竞争性磋商或者单一来源采购方式进行采购。

1)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项目;

2)政府采购工程限额标准以上、工程招标限额标准以下的项目;

3)工程招标限额标准以上,与建筑物和构筑物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无关的单独的装修、拆除、修缮项目;

4)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六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九条,以及行业主管部门规定或项目审批部门批准不进行招标的项目。

前款第(3)项,“与建筑物和构筑物新建、改建、扩建无关”是指工程建设不形成新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也不涉及改变建筑物和构筑物主体结构、用途或功能。

27、政府采购工程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货物、服务,应当执行政府采购政策。市财政局依法对适用招标投标法的市直政府采购工程建设项目的政府采购政策执行情况实施监督。

28、政府采购货物、服务类项目以及政府采购工程依法不进行招标的项目,其交易及监管规则应当按照政府采购法及其实施条例和财政部有关规章制度的规定执行,不适用《电子招标投标办法》。

29、各预算单位在预算执行中应当通过确定供应商资格条件、设定评审规则等措施,落实支持创新、绿色发展、乡村产业振兴、中小企业发展等政府采购政策功能。

30、各预算单位应当根据政府采购项目实施的要求,充分考虑采购活动所需时间和可能影响采购活动进行的因素,科学合理安排采购活动,加快政府采购预算的执行进度,提高采购效率。

五、关于政府采购合同管理

31、政府采购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应当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相关规定。

32、各预算单位与中标、成交供应商应当在中标、成交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0日内签订政府采购合同。合同当事人应当按照采购文件确定的事项签订政府采购合同,合同要素应与采购文件和中标、成交通知书等相关内容一致。

中标、成交通知书对采购人和中标、成交供应商均具有法律效力。中标、成交通知书发出后,采购人擅自改变中标、成交结果,或者中标、成交供应商无正当理由放弃中标、成交项目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33、政府采购合同履行期限一般不超过1年,对于采购需求具有相对固定性、延续性且价格变化幅度小的服务项目,在年度预算能保障的前提下,可以签订不超过3年履行期限的政府采购合同。

34、为落实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政策,依法采取分包方式履行合同的,中标、成交供应商就采购项目和分包项目向采购人负责,分包供应商就分包项目承担责任。各预算单位应当积极配合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开展政府采购合同融资业务,但不得以任何形式为融资行为提供担保。

35、各预算单位应当自政府采购合同签订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通过“一体化系统”上传合同及附件,完成合同网络备案,系统同步推送至“中国湖北政府采购网”进行公告,但政府采购合同中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内容除外。

36、各预算单位在政府采购合同履行中,需追加与合同标的相同的货物、工程或者服务的,在不改变合同其他条款的前提下,可以与供应商协商签订补充合同,但所有补充合同的采购金额不得超过原合同采购金额的百分之十。

37、政府采购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不得擅自变更、中止或者终止合同。政府采购合同继续履行将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双方当事人应当变更、中止或者终止合同。有过错的一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38、政府采购项目不得收取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采购文件工本费;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项目不得收取(预留)质量保证金,政府采购工程项目若收取质量保证金,应当符合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有关规定。

39、政府采购合同履行完毕,各预算单位应于收到供应商验收申请后7日内,按照政府采购合同约定组织履约验收。履约验收方案要明确、具体、客观、可量化,还应当在合同中约定。涉及政府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项目,验收时应当邀请服务对象参与,验收结果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告。

六、关于政府采购资金支付

40、各预算单位应及时按合同向中标(成交)供应商支付采购资金,严禁无故拖延、拖欠供应商合同款项。合同签订后预付款一般不低于30%,对于满足合同约定支付条件的,应当自收到发票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资金支付。

41、各预算单位应确保资金使用的安全,严格按照政府采购合同约定的资金支付方式、比例、时间和条件,办理采购资金支付。项目资金的收款人、支付的合同金额必须与政府采购合同一致。

42、按政府采购合同的约定,采购项目资金需跨年度支付或者采购程序在本年度未实施完毕的,应当按照市财政结转结余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各预算单位上一年政府采购预算的结转、结余资金随部门预算的结转、结余资金一并管理。

七、关于政府采购信息发布

43、政府采购信息应当在“中国湖北政府采购网”发布。各预算单位应当依照政府采购有关法律制度规定,及时发布本单位政府采购项目信息。发布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采购意向、资格预审公告、采购公告、单一来源采购公示、中标(成交)结果公告、政府采购合同公告、面向中小企业预留采购份额项目执行情况等政府采购信息。

44、政府采购信息应当按照财政部规定的格式编制。各预算单位应当对提供的政府采购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负责。

45、各预算单位发布政府采购信息不得有虚假和误导性陈述,不得遗漏依法必须公开的事项。

46、各预算单位应当确保在不同媒体发布的同一政府采购信息内容一致。在不同媒体发布的同一政府采购信息内容、时间不一致的,以在“中国湖北政府采购网”发布的信息为准。

八、关于政府采购争议处理

47、供应商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可以依法向各预算单位或采购代理机构提出质疑。各预算单位及其委托的采购代理机构应当在收到供应商的书面质疑后7个工作日内作出答复,并以书面形式通知质疑供应商和其他有关供应商。

48、采购人委托代理机构采购的,代理机构应当依法就采购人委托授权范围内的事项做出答复,采购人对回复内容负主体责任。

49、供应商对采购文件提出质疑的,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应当对相关内容进行核实,必要时,可在政府采购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不少于3名专家对质疑内容进行审核,并依据专家意见进行答复;供应商对评审过程、中标或者成交结果提出质疑的,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可以组织原评标委员会、竞争性谈判小组、询价小组或者竞争性磋商小组协助处理质疑事项,并依据其出具的意见进行答复。

50、质疑事项可能影响中标、成交结果的,采购人应当暂停签订合同,已经签订合同的,应当中止履行合同。质疑答复导致中标、成交结果改变的,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应当将有关情况书面报告本级财政部门。

51、质疑供应商对答复不满意,或者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未在规定时间内作出答复的,可以依法向同级财政部门投诉。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应积极配合财政部门调查,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所需要的相关材料。

九、关于紧急采购和涉密采购

52、因严重自然灾害和其他不可抗力事件所实施的紧急采购,可不适用政府采购法关于采购方式、采购程序和信息公开的相关规定,但应当妥善保存与采购相关的文件和记录。市场供应能力、供应时间能满足应急采购需求的,采购人不得因紧急采购排除竞争。

53、涉及国家安全和秘密的采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其实施条例、《涉密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执行。

十、关于政府采购档案管理

54、各预算单位应当按照财政部关于建立政府采购档案的有关规定,真实、完整、准确、及时记载政府采购档案。

55、各预算单位应当在采购活动结束后,及时将政府采购项目的采购文件进行归档并妥善保存,不得伪造、变造、隐匿或者销毁。

采购文件包括采购活动记录、采购预算、招标文件、投标文件、评标标准、评估报告、定标文件、合同文本、验收报告、质疑答复、投诉处理决定等有关文件、资料。采购文件的保存期限为从采购结束之日起至少保存15年,可以用电子档案方式保存。

十一、关于政府采购监督管理

56、财政部门是本级政府采购的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履行对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督管理职责,各预算单位应主动配合和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57、各预算单位应加强对政府采购活动的内部控制管理,明确内部归口管理部门,建立政府采购与预算、财务、资产、使用等业务机构或岗位之间沟通协调的工作机制,共同做好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和实施计划、确定采购需求、组织采购活动、履约验收、答复询问质疑、配合投诉处理及监督检查等工作。

主管预算单位应加强对所属预算单位的采购执行管理,强化对政府采购工作的业务指导。

58、各预算单位应发挥内部审计、纪检监察等机构的监督作用,加强对采购执行和监管工作的常规审计和专项审计,畅通问题反馈和受理渠道。

59、各预算单位应当对采购工作人员加强教育和培训,对采购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工作实绩和职业道德状况定期进行考核,以符合专业岗位任职要求。

60、各预算单位应当逐步建立政府采购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合理确定绩效目标,定期开展绩效监控和评价考核,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不断提升政府采购项目绩效。

61、市财政局制定年度市直政府采购监督检查计划,每年对部分市直预算单位的政府采购活动进行重点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结果予以通报,涉及违法、违规行为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62、市财政局负责监督检查市直预算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执行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事项:

1)政府采购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执行情况;

2)采购政策、采购范围、采购方式和采购程序的执行情况;

3)政府采购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

4)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

63、各预算单位应自觉接受财政部门对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督检查,如实反映政府采购情况,提供有关材料,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