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 >>政采 >> 信息化采购,不约定知识产权归属有何风险?
详细内容

信息化采购,不约定知识产权归属有何风险?

导读:信息化采购一直是政府采购中的热点和焦点。信息化项目采购需求怎么做?信息化采购项目有哪些“坑”要注意?信息化项目采购方式如何确定?本专题通过一系列文章针对这些问题一一进行解析。


政府采购信息化项目比较复杂且专业性强,采购实践中,令不少政府采购从业人员感到棘手。那么,信息化采购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应确保软件的兼容性


福建省财政厅政府采购咨询专家陈妍提醒,一定要确保软件的兼容性。在涉及软件开发的项目中,采购人经常会遇到兼容性问题,软件的兼容性是衡量软件好坏的重要指标,关系到政务信息化采购的成败。


“软件的兼容性指软件之间能够良好地协同工作、互相兼容的能力,或者指软件运行时,与其他软件或硬件设备的相容性。”陈妍告诉记者,“确定政务信息化项目采购需求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操作系统兼容性、异构数据库兼容性、新旧数据转换以及应用软件兼容性等。


如何确保软件的兼容性?陈妍认为,采购人首先应当全面调研分析软件的需求,包括系统平台、硬件平台、数据库、浏览器以及第三方库和组件,以及项目的目标和功能要求,软件应当支持Linux、Windows等主流操作系统,具备良好的跨平台和异构处理能力,应本身成熟可用,要确保版本兼容性,可平滑升级。


软件要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某中央单位采购业务负责人介绍,软件的可扩展性是信息化采购必须关注的一大要点,因为政务信息化政策性很强,信息化采购必须紧跟政策和快速迭代需求,这就意味着确定采购需求时候必须考虑软件的可扩展性,考虑到未来的需求变化和系统的扩展,能够快速进行功能的增加和修改,支持更多的用户和更大的数据量,具有良好可扩展性的软件可以满足未来的需求变化,减少重构和重写的成本,提高软件的生命周期和持续性。


如何确保软件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在确定采购需求时必须考虑到未来的需求变化和系统扩展,避免设计上的瓶颈和限制,要求供应商在技术路线上尽可能使用模块化设计,将软件划分为模块,每个模块具有独立的功能和接口,方便后续的功能增加和修改。“上述中央单位采购业务负责人认为,”同时可以要求产品使用标准化接口,以降低后续修改的成本;要求产品使用先进的技术,如微服务、容器化等,可以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要求软件必须进行充分测试,以确保软件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可扩展性。“


关注系统运行成本


福建中实招标有限公司政府采购业务负责人方立认为,在开展信息化项目采购时应当高度关注信息化系统上线后的运行成本,因为信息化项目不仅是在买产品,更多也是在买服务。一些供应商也注意到这一点,采用硬件报低价”套牢“项目,在系统上线后的运行费用上获取更高的利润。实践中,一些政务信息化项目的前期建设费用采用该系统的全体使用人平摊方式支付,看似费用不高,但每个使用人除了摊付一笔前期开发费用外,还需要后期支付一大笔逐年增高的上线运行费用。


系统上线后的运行成本要考虑哪些呢?方立认为,主要包括:硬件设备添置、维护和更新费用,版权软件授权费用,维护、管理和支持人员费用,网络带宽费用,服务器、网络设备、UPS等能源费用,软件更新、安全漏洞修复等维护和更新费用,数据存储及云服务费用,防火墙、安全监控、备份和恢复等安全保障费用,业务流程优化、用户支持、管理和监控等运营管理费用,培训、咨询、法律等其他费用,这些费用都是信息化项目确定采购需求时候不可以忽视的。


知识产权归属须明确


某高校政府采购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信息化采购项目的开发、上线运行过程中,会形成新的知识产权,例如软件源代码、技术方案、设计图纸、数据挖掘结果、汇总报表等,如果在采购文件、采购合同中没有界定归属,可能会给后续的采购、使用带来潜在的法律风险,这是确定采购需求阶段需要明确的。采购人应当在采购文件、采购合同中,明确规定这些知识产权的归属问题,例如,明确规定知识产权的整体或者使用、修改和再分发等部分归采购人所有。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