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 >>工建 >> 联合体投标无效的几种情形
详细内容

联合体投标无效的几种情形

联合体投标无效的几种情形

01

联合体是什么?

联合体投标指的是某承包单位为了承揽不适于自己单独承包的工程项目而与其他单位联合,以一个投标人的身份去投标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三十一条规定,两个以上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组成一个联合体,以一个投标人的身份共同投标。

02

联合体投标相关法律依据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第三十一条 两个以上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组成一个联合体,以一个投标人的身份共同投标。


联合体各方均应当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响应能力;国家有关规定或者招标文件对投标人资格条件有规定的,联合体各方均应当具备规定的相应资格条件。由同一专业的单位组成的联合体,按照资质等级较低的单位确定资质等级。(如在三个投标人组成的联合体中,有两个是甲级资质等级,有一个是乙级,则这个联合体只能定为乙级。)


联合体各方应当签订共同投标协议,明确约定各方拟承担的工作和责任,并将共同投标协议连同投标文件一并提交招标人。联合体中标的,联合体各方应当共同与招标人签订合同,就中标项目向招标人承担连带责任。


招标人不得强制投标人组成联合体共同投标,不得限制投标人之间的竞争。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


第三十七条 招标人应当在资格预审公告、招标公告或者投标邀请书中载明是否接受联合体投标。


招标人接受联合体投标并进行资格预审的,联合体应当在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前组成。资格预审后联合体增减、更换成员的,其投标无效。


联合体各方在同一招标项目中以自己名义单独投标或者参加其他联合体投标的,相关投标均无效。


第五十一条规定,投标联合体没有提交共同投标协议,评标委员会应当否决其投标。

03

联合体投标的优势

3.1提高竞争力,降低风险


当下政府采购工程建设项目规模越来越大,对专业技术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数家企业组成联合体,以联合体的名义参与政府采购招标,成为填补企业资源和技术缺口,提高企业竞争力以及分散、降低企业经营风险,适应当前市场环境的一种良好方式。


3.2提高中标人履约能力


联合体中标,按照联合体的内部分工,各自按资质类别等级的许可范围承担工作,能够提高中标人的履约能力。防止中标人因履约能力差而转包采购项目,损害采购人的利益。

04

联合体投标无效的情形

4.1 联合体与其他投标人或招标人串通投标、串标的情形,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九、四十、四十一条。


4.2 招标人接受联合体投标并进行资格预审的,联合体应在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前组成。资格预审后联合体增减、更换成员的,其投标无效。


4.3 联合体各方在同一招标项目中以自己名义单独投标或者参加其他联合体投标的,相关投标均无效。


4.4 同一投标人递交两份内容不同的投标文件,或在同一招标项目报有两个或多个报价且未声明哪一个有效的其投标文件将被否决。


seo seo